|
|||||
心理咨詢案例分享 |
|||||
作者:楊燕 發(fā)稿人:楊燕 發(fā)布時間:2012-12-12 16:43:30 點擊數(shù):1996
|
|||||
近期,不少學生在做心理咨詢時,都有一個困惑:我是不是得了強迫癥?源于日常生活中有諸多表現(xiàn),比如學習時腦子里總有各種畫面揮之不去;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愛跑神;做題時腦子里會響起一段旋律,不想完就停不下來;上學時離開家已經(jīng)下樓了,突然不記得家門是否鎖上,于是又返上樓去看看;進了校園放好車離開車棚進了班,突然不確定車是否上鎖,很糾結(jié)地又跑去檢查一下……在一些雜志、網(wǎng)站上看到,這些都是強迫癥的表現(xiàn),于是自己診斷為強迫癥。 其實,確診為強迫癥,除了看是否有癥狀表現(xiàn),還得看持續(xù)時間、社會功能受損程度、本人痛苦程度等等非常專業(yè)的指標,同時還需要專業(yè)人士進行專業(yè)測評才可以確診。同學們千萬別輕意對號入座,盲目地給自己做診斷。上面諸多表現(xiàn),更多的是完美的性格基礎(chǔ)加上學業(yè)上的忙碌,無暇顧及生活中的瑣事,導致很多熟悉的動作都是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完成的,記不住,因此才會重復,也就是說是正常表現(xiàn)。面對這種狀況,應對的方式就是“淡化”,不關(guān)注這種現(xiàn)象,接納它,允許它的存在,帶著這種狀態(tài)去學習,即“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曾經(jīng)做過一個“強迫癥”咨詢案例,拿出來分享,希望對你會有所啟發(fā)。處于對當事人的保護,具體信息已隱去,請不要去猜測是哪位當事人。 1、事件回放 開學后不久的一天,一位班主任老師給咨詢室打了個電話,說他班的一個學生想跟心理老師談談人生意義的問題,這個問題該生曾多次跟班主任談過,老師把該講的道理都給學生講過了,可他還是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老師感覺有些異常,就建議學生去咨詢室。 該生如約來了。他是一位瘦高、蒼白的男生,穿著校服,衣著整潔,言語不多,性格稍內(nèi)向,表情緊張、拘謹,情緒上感覺很壓抑。坐后他直入主題:“老師,我有很多病態(tài)的想法。”我笑了笑,說:“你有很多想法我相信,但不一定都是病態(tài)的。能不能說說有哪些具體的想法?”他說得從他的經(jīng)歷說起。 該生自述高一高二沒好好學,天天稀里糊涂的,高二下學期突然想好好學習了,然后就特別用功,學習勁頭很大,最后成績突飛猛進,進入班里前三名,現(xiàn)在還特別懷念那段時間,什么也不想,很單純的就是學習,每天很充實,很快樂,看到以前的那群朋友不學習,心里還很鄙視他們,認為他們不懂事。這樣的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高三,他每天都很享受自己的充實,自己在學習上的成就??删驮谶M入高三不久的某一天,自己突然厭學了,很迷茫,腦子里想很多事情,“自己可變態(tài)了。”天天想一些無聊的事情,如高二某次在寢室大家聊天時,在爭論的過程中,有同學說到“養(yǎng)兒防老”,自己當時根本沒在意,在厭學狀態(tài)出現(xiàn)時,這些陳谷子爛麻的事突然就翻出來了,想到“養(yǎng)兒防老”,想到人間至善至美的親情原來是功利的,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是有所求的,由此想到了世界萬物的“功利”,對這個世界很失望,想想連親情都是功利的,還有什么值得留念值得珍惜的?接下來的時間,自己腦子里就擺脫不掉“功利”二字,有時早上起床后,腦子里嗡嗡的,滿腦子就兩字“功利”。他特別害怕,不知怎么辦,后來跟家長說了,父母讓他跟一個很有學識的表哥談了談,表哥說“功利”是個中性詞,沒什么不好的,并說這些想法是很正常的,表哥還現(xiàn)身說法,說自己曾經(jīng)也有一些“變態(tài)”的想法。他是非常信任表哥的,對他也很崇拜。聽表哥這么一說,關(guān)于“功利”的問題總算解決了。 “功利”事件剛解決,緊接又發(fā)生了一件事。一天看了一部美國的電影《楚門的世界》,大概劇情是主人公楚門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桃源島的小城(實際上是一座巨大的攝影棚),他是這座小城里的一家保險公司的經(jīng)紀人,楚門看上去似乎過著與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卻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秒鐘都有上千部攝像機在對著他,每時每刻全世界都在注視著他,更不知道身邊包括妻子和朋友在內(nèi)的所有人都是《楚門的世界》的演員。看完后他就開始想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不是也是假的虛幻的?如果都是假的,人生還有什么意義?他曾找過班主任,尋求人生的意義,班主任老師直接告訴他“人生就沒有意義。”他聽后更困惑了?;丶颐鎸Ω改笗r,就懷疑父母也是這虛假世界的道具,自己生活的世界就象楚門生活的桃源島一樣,一切都是虛幻的,都是道具,都是假的。有這些想法的同時,理性又告訴他這些想法是很可笑的,世界怎么可能是假的?自己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楚門只是一部電影的主人公,內(nèi)心就又很抵觸自己的這些想法。這些想法沒出現(xiàn)的時候,又擔心出現(xiàn)后怎么辦,出現(xiàn)了又給自己帶來很多情緒。情緒低落最明顯是在凌晨和傍晚,自己很痛苦。 接下來就感覺事情是一件接一件,好不容易將這個問題解決了,下一個問題又出現(xiàn)了,心里就沒清凈過。即使在某一時間里沒什么事,心里也很不踏實,不知道接下來又要陷入什么樣的困惑麻煩之中。 他知道自己身處高三,時間是很寶貴的,他不能這樣下去,他想激起自己的斗志,“我一定要戰(zhàn)勝自我,不能學習我非得學習,不想吃飯我非得吃。”“我現(xiàn)在最大的目標是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所以每天都在強迫自己不去想這些,硬著頭皮也得學習,當這些觀念在腦子里出現(xiàn)的時候,他沒法寫作業(yè),沒法聽課,就恨自己,有時實在沒辦法了,就掐自己的身體,手腕上掐過的印跡依稀可見。最近一段時間,上課時經(jīng)常因這些觀念性的東西走神,但他心里又非常清楚,自己不能走神,這樣的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自己,卻又控制不住自己,每到上課的時候,他總是提醒自己,不能走神,使自己總是處于一種想走神卻又不能走神,反反復復的矛盾沖突中,最終,也沒走神,也沒聽課,內(nèi)心很煩躁。 他在述說這些時,很痛苦,這么高個頭的小伙子幾次哭的說不下去了,他很擔心,很害怕,很想知道自己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想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恢復高二下學期那種高效率的學習狀態(tài)。“這些觀念天天在我腦海中打架,太痛苦了。如果我能擺脫它們,我的成績上去一定沒問題。老師,我沒時間了,高三了,我耗不起時間,您幫幫我吧。” 2、分析評點 從心理咨詢學的角度來分析,該求助者典型的癥狀表現(xiàn)就是強迫、反強迫同時存在,自己明明知道毫無必要但難以擺脫,本人覺得很痛苦,臨床表現(xiàn)雖有一定的軀體癥狀、強迫癥狀、有一定的焦慮、抑郁情緒,但從病程、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社會功能三方面的評分上看不構(gòu)成神經(jīng)癥,診斷為疑似強迫癥。 原因分析:(1)存在認知錯誤:高三了,腦子里不能有雜念,要全力以赴備戰(zhàn)高考,否則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自己,前途無望。因此對自己過分克制,要求嚴格,稍有觀念上的矛盾,內(nèi)心反應就很強烈,十分抵觸。(2)情緒方面的原因,該生極力想恢復之前的高效率學習狀態(tài),所以力圖保持自身和環(huán)境的嚴密控制,注重細節(jié),辦任何事均力求準確完善。但即使如此,也仍有“不完善”、“不安全”和“不確定”的感覺,易產(chǎn)生焦慮情緒。(3)在行為模式上缺乏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技巧,缺少判斷,猶豫不決。(4)求助者性格內(nèi)向,謹小慎微,辦事井井有條,力求一絲不茍,注重細節(jié),循規(guī)蹈矩。 根據(jù)以上的評估與診斷,與來訪的學生共同協(xié)商,確定咨詢目標為:逐步改變強迫觀念,以接納、淡化的方式面對自己的強迫觀念,以包容的心態(tài)面對自我,緩解內(nèi)心壓力。建立求助者正常的認知觀念,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個性。 咨詢方法: 盡管從心理咨詢學的角度已經(jīng)做了診斷,但為了不給來訪者制造新的心理壓力,沒有告之是什么問題,只是告訴他這些狀態(tài)是心理學上一個較常見的狀態(tài),運用一些方法可以改變的,給他信心。并告訴他不用做過多的原因分析,否則會帶來新的困擾。給了他三種方法: 一是肯定他曾用的方式,利用森田療法的“順其自然,為所當為”,與各種觀念和平共處,認識到對它抵制、反抗或采用任何手段回避、壓制都是徒勞無益的。允許自己帶著雜念學習生活,荒謬的想法闖入腦海中也不給予理睬,不抵觸,接受它的存在,淡化忽視它,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二是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緊張而又充實,適當運動。他在剛進入高三時,因腰間盤突出,不能運動。之前他把運動當作是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的一種很好的方式,高興不高興都去運動,完了之后心里就很舒服,但自從停止運動之后,心里就覺得很壓抑煩躁,總有種想發(fā)泄的沖動。建議他量力而行,咨詢醫(yī)生,做適當?shù)倪\動。這樣就沒機會去想很多事情了。 三是橡皮圈法。手腕上隨時帶一個橡皮筋,當腦子里出現(xiàn)“病態(tài)想法”時,就彈一下手腕上的橡皮筋,給身體一個不舒服的刺激,并告訴自己:“我是在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應當馬上終止!”不在內(nèi)心強化這些觀念,強行終止。 他欣然接受了,并說聽老師這么一說,就有信心戰(zhàn)勝這些了。 一星期之后,該生再次來到咨詢室,說感覺好多了,真的放松了下來,不去想了,并且也有食欲了。手腕上已經(jīng)帶了個皮筋,說堅持這樣做了,并且進行了適當?shù)捏w育鍛煉,效果很好,特意來感謝老師。還有一點顧慮:怕在某一天突然又回到以前的狀態(tài),怕自己控制不了。我反問了一句:“真的出現(xiàn)那些想法了又能怎樣?”他想了想,說:“也就是啊!不管它!”當他帶著陽光般的笑容離開咨詢室時,我也感到了由衷的快樂。 高考前,該生給老師打了個電話,說自己的狀態(tài)很好,又找到高二下學期時的感覺了,高考如果發(fā)揮正常,考上理想的大學應該沒問題。我為他高興,也通過這個咨詢案例給自己留下深深的思考。 3、經(jīng)驗借鑒 本案例之所以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很關(guān)鍵的一個因素就是學校心理咨詢室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信任理解支持的空間,學生來到咨詢室后感覺很安全,可以打開心扉,將內(nèi)心的困惑傾訴出來。但學校心理輔導的對象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學生,是正在成長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個體,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過于醫(yī)學化的心理咨詢模式在學校心理咨詢工作中運用起來就會顯得蒼白。本案例沒有用醫(yī)學的模式:收集信息,量表測查,鑒別診斷,運用心理治療的技術(shù)等模式,而是更多的用積極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給學生一個信念:我所面對的問題是個很正常、同齡人也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一些心理學的方法,我一定可以戰(zhàn)勝它的!至于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心理問題、嚴重程度、引發(fā)原因等都是次要的!這種發(fā)展性咨詢模式是很適用于學校的,即根據(jù)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點,幫助不同年齡階段的個體盡可能地圓滿完成各自的心理發(fā)展課題,妥善地解決心理矛盾,更好地認識自己和社會,開發(fā)潛能,促進個性的發(fā)展和人格的完善。 |
|||||
|
|||||